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2231568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继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生态园。与传统种植农业相比,立体种植(养殖)、桑基鱼塘都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蚕粪养鱼使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要调查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和目测估计法
C.根据作物对光需求不同而进行立体种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大量引进优良作物,可增加农业生态园的物种丰富度,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相似题推荐

【推荐1】亚洲象主要栖息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大量捕杀雄性亚洲象以及亚洲象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等导致其数量下降迅速。近年来我国对亚洲象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境内亚洲象数量有所上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增大亚洲象的环境容纳量
B.性别比例可以预测亚洲象的种群密度发展趋势
C.栖息地的破碎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亚洲象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数量偏小
2024-02-28更新 | 68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
B.树线之上和之下的主要植被分别为草甸和森林,影响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阳光
C.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
D.该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上升幅度大小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
2020-02-05更新 | 165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青鱼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水体,年龄结构可分1~5龄,3龄时性成熟。为研究未受人类干扰、封闭的某天然湖泊中的青鱼种群,研究人员先后用小网眼和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捕捞,小网眼渔网捕捞到的青鱼均进行标记后放回原地,两次捕捞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龄级1龄2龄3龄4龄5龄
体长/cm<2020~5050~7070~85>85
小网眼渔网捕获量/条44301070610538352
大网眼渔网捕获量/条捕获数0012571107836
标记条数  173127100
A.该湖泊中3~5龄青鱼的数量约为12000条
B.两次捕捞间隔的时间过短会导致第二次标记鱼难以再次捕获,估算值偏大
C.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栖息于不同水层的青鱼形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2023-06-04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