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5 题号:12379323
在理想条件下,两个田鼠的种群被一条河流隔开。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20%,a基因频率为80%。假设种群1与种群2的个体数正好为3:1,当地理隔离不再存在时,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50%B.25%C.48%D.24%
2021·安徽六安·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现有一个较大的蝗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60%,b的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蝗虫种群中全部B和b是构成其基因库的一部分
B.若该种群自由交配则子代基因频率不变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理论上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8%
D.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理论上子代中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
2021-12-10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小岛上的部分原种蜥蜴,通过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三个基本环节,演化成蜥蜴新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蜥蜴原种发生进化的过程中,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C.隔离是蜥蜴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蜥蜴原种与蜥蜴新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
2021-02-26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万年野生稻不但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而且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其杂交子代在长势、生活力、适应性和产量等性状上优于双亲。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加强对该濒危野生稻的保护,另一方面试图通过杂交、转基因等方式来对现有栽培水稻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栽培稻与杂交稻的杂交后代不可育,说明它们属于两个物种
B.万年野生稻的进化与其他生物和所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
C.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D.研究万年野生稻是否进化的标志是其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2021-07-26更新 | 2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