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2476308
实验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调查时,若调查对象为濒危物种,不适合选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应采用逐个计数的方式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主要目的是便于小动物爬出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对照组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作用,应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灭菌
D.制作生态缸时,为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按时向生态缸中补充所需物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
2018-04-15更新 | 20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水稻杀手”福寿螺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500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周第3周第5周第7周第9周第11周
福寿螺种群密度
(只/1OOm2
4052118198270268

A.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B.由于没有天敌,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第1周由于不适应环境,种群的密度下降
D.调查期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大
2017-07-11更新 | 1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列关于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条件改变对不同种群数量的影响基本一致
B.利用样方法调查玉米种群密度时,应注意随机取样
C.不同人对同一样方内个体数量计数结果应该相同
D.环境容纳量是特定环境中种群数量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2018-02-08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