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细胞工程 >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2641190
回答有关细胞工程有关的问题

Ⅰ、图为细胞融合的一般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为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处理,除去了细胞壁;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 若A、B是动物细胞,从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如果仅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则细胞C的类型最多可形成____种。从遗传学的角度看,C属于____(填“二倍体”或“四倍体)细胞。
(4)对细胞C需要使用特定的_______培养基进行多次筛选、克隆化培养和______,最终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D,细胞D的特点是________
(5)在对细胞D进行体外培养时,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污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适量的________,此外还应将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置于含有95%空气加5%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培养。混合气体中含有5%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目前我国超过82万人感染艾滋病,预防工作迫在眉睫。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自愈者体内采集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生产抗HIV抗体,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HIV自愈者免疫细胞是指_____________,甲、乙、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____________,②过程的目的是筛选具有______________(特点)的杂交瘤细胞。
(2)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HIV疫苗的研制工作中,该技术操作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为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正常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的____________之间。
(3)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可确定目的基因是否完成了______________过程。
(4)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D蛋白,其31号位的色氨酸换成酪氨酸后,就能与HIV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从而使HIV病毒失去侵染T细胞的能力。制造这种新型蛋白质防治艾滋病,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1更新 | 1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

(1)过程①为________。过程①和②得到的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2)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空间结构是否相同?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V1基因的___________
(4)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
(5)过程④要用到的主要酶是___________
2017-11-22更新 | 36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研制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某同学以小鼠甲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前必须给小鼠甲注射病毒A,该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小鼠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吞噬病毒A,并将病毒A的抗原暴露在细胞表面,被________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激活该细胞。B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经过细胞的________,形成________细胞。
(2)写出以小鼠甲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筛选2含多次筛选,筛选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能产生抗病毒A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2023-05-13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