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3 题号:12745648
下图表示氮循环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序号①~⑥表示微生物进行的与氮转化有关的代谢过程。

(1)自然界中,有少数种类的细菌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此类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2)上述涉及微生物活动的过程中,在农业生产上能提高土壤肥力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为促进这部分微生物的代谢,可对农田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这一处理也促进植物根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__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
(3)完成⑤⑥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一般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微生物在将有机物中的氮素以无机物的形式释放到土壤中需要消耗含碳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的能量。
(4)玉米秸秆碳氮比为65~85∶1。将秸秆粉碎后还田,并向秸秆表面施尿素等氮肥,能较快分解秸秆,原因是秸秆粉碎后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施加的氮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从以上推测土壤中这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氮比比玉米秸秆碳氮比要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请问题:
营养级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表中的Ⅰ和分解者分别对应图中________
(2)图中A生物为第______营养级,其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__(填字母);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中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2016-11-26更新 | 16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草本植物报春花多数为二型花柱,少数为同型花柱(如图1所示)。花药的位置明显低于柱头的为长柱型花;柱头位置明显低于花药的为短柱型花。同型花柱的花中,花药与柱头高度相近。

(1)熊蜂、蝴蝶和天蛾等昆虫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它们的喙细而长,在吸食花筒底部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花传粉的作用,这是传粉动物与报春花______的结果。
(2)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高山上环境温度降低,传粉昆虫减少,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为研究上述现象,科研人员进行模拟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①本实验中,套袋处理模拟了高山上______的条件。
②据图可知,套袋处理后______,推测同型花柱报春花传粉方式主要为______。结合图1和图2分析,二型花柱的花主要传粉方式为______,这种传粉方式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______多样性。
(3)请分析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的原因______
2022-10-25更新 | 36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积极探索及推广的稻虾轮作、稻鳅共育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强了生态效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以前片面追求稻田的面积,清除稻田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则该稻田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减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信息传递原理来防治害虫,减少环境污染。稻田放养泥鳅,能有效控制稻田中褐稻虱的数量,此方法属于____________
(3)褐稻虱摄食的能量大于自身储存的能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泥鳅、虾的排泄物是水稻生长的优质有机肥,它们在稻田里上下游动可以松土,往往能提高肥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生产模式中体现了生态学中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将会增强,是人类为保护________进行的有益尝试。
2021-09-19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