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生命历程 > 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 > 细胞的分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1 题号:12921563
如图是细胞分化实质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化会导致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_上发生___________性的差异。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
(3)细胞分化的标志从分子水平看,在细胞中合成了某种特有的___________,该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从细胞水平看,形成了不同种类的细胞。
(4)分化细胞表达的基因,可概括为①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②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一类基因。图中的A、B、C三个基因可能属于奢侈基因的是___________。呼吸酶基因、ATP水解酶基因属于___________基因(填“管家”或“奢侈”)。
(5)细胞含有全套基因,这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___________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___________的潜能。
(6)图中的D基因在左右两个细胞都未表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1高一下·四川成都·期中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F1优良性状一致的N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据图回答:

(1)与途径1相比,途径2中N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_________
(2)基因杂合是保持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克隆胚与N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通过途径___________获得的后代可保持F1的优良性状。
(二)如图为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在机体内,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机体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5)某患者不能产生正常的白细胞,通过骨髓移植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骨髓移植的实质是将题图中的________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6)若要克隆某种哺乳动物,从理论上分析,红细胞、白细胞、皮肤细胞、神经细胞中不能选为供体细胞的是成熟的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7)若某药物可抑制肝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使用该药物可使肝肿瘤细胞停留于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期。
2021-04-27更新 | 10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图1表示洋葱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分裂间期,其中S期为DNA合成时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洋葱根尖不同区域细胞中,选择_________(填“①”“②”或“③”)区域的细胞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解离→________ → 染色→制片。甲图中洋葱根尖的①和③区域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细胞中含_____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含_____________个核DNA分子。
(3)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3中,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消耗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此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023-02-08更新 | 1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基因与环境的“共舞”
生物体的细胞中有一本生命之书——基因组。人的生命源于一个受精卵,初始的全能或多能细胞中的DNA,在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被激活或抑制,让细胞走向不同的“命运”,最终在细胞中表达“一套特定组合”的基因。
生命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亿万年的进化让生命之书中蕴藏了应对环境变化的强大潜力。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始于染色质的解螺旋,各种转录因子结合到DNA上,启动表达。研究发现,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调控,这种调控不改变DNA序列,但会对基因进行修饰,从而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及表型改变,并且有的改变是可遗传的,即表观遗传。例如DNA上结合一个甲基基团(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基因表达。表观遗传提供了基因何时、何处、合成何种RNA及蛋白的指令,从而更精确地控制着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是个体适应外界环境的机制,在环境变化时,生物可以通过重编程消除原有的表观遗传标记,产生适应新环境的表观遗传标记,这样既适应了环境变化,也避免了DNA反复突变造成的染色体不稳定与遗传信息紊乱。
表观遗传与人的发育和疾病密不可分。胚胎发育早期,建立与子宫内环境相适应的表观遗传修饰是胚胎发育过程的核心任务。母体的饮食、供氧、感染、吸烟等与后代的高血压、II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表观遗传改变增加了患有特定疾病的风险,但人体可在相当程度上忍受这些改变而不发病,经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持续压力,表观修饰的弹性被耗尽,细胞或者组织再也无法正常行使功能,从而产生疾病。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分子遗传学则认为基因型决定生物个体的表型。然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并不是那么简单,表观遗传对遗传观的冲击,也使进化观的讨论更加复杂。
生命本质上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基因与环境的“共舞”,才会奏响生命与环境相适应、协同进化的美妙“乐章”。
(1)全能或多能细胞走向不同“命运”的过程可以称为________________,依据本文,这一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遗传学家提出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请在方框内绘出已概括的中心法则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属于表观遗传,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4)人们用“病来如山倒”形容疾病的发生比较突然。请结合文中内容,用30字内的一句话,作为反驳这种观点的内容:__________
2021-05-13更新 | 2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