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5 题号:12965247
锥尾鹦鹉是原产于美洲的鸟类(性别决定为ZW型),体羽一般为绿色,因善学人语,被广泛饲养,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现有两个纯种品系A和B,其眼色为红色。为研究眼色的遗传机制,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杂交1:

亲本

A品系雌性×B品系雄性

F1

雄性均为褐眼,雌性均为红眼

F2

褐眼雄性

红眼雄性

褐眼雌性

红眼雌性

3/16

5/16

3/16

5/16


杂交2:

亲本

A品系雄性×B品系雌性

F1

雄性均为褐眼

F2

褐眼雄性

红眼雄性

褐眼雌性

红眼雌性

6/16

2/16

3/16

5/16


回答下列问题:
(1)雌性锥尾鹦鹉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上述杂交1中F1代雄性均为褐眼,雌性均为红眼,可以推测杂交1亲代中雌性Z染色体上携带______基因,雄性Z染色体上携带______基因。
(2)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D/d、E/e表示,已知D/d位于常染色体上:

①杂交1中F2代红眼雌性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②请补充杂交2中亲代到子一代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玉米是高产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颜色与籽粒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现有黄色纯种玉米通过辐射诱变处理后发生了单基因突变。突变株单株隔离自交后,有的玉米棒子自交出现了白色籽粒,有的玉米棒子上出现了紫色籽粒。经研究发现相关色素的合成受基因A和B的控制(如图所示),且发现紫色纯合子的花粉完全败育。

(1)依题意,相关实验中玉米棒子上出现的白色籽粒的基因型为________,紫色籽粒的基因型为________,将上述白色籽粒种植得到甲株,紫色籽粒种植得到乙株。甲、乙植株作亲本杂交,杂交种F1籽粒的性状为________
(2)从乙植株上收获杂交种F1籽粒,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2籽粒性状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
(3)将F2紫色籽粒收获后全部种植,自由交配后得到的籽粒性状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
2022-08-19更新 | 13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实验室从野生型水稻(正常株高)中获得了甲、乙两种矮生突变体植株,并对其展开了以下研究,结果如下:
结果1:检测发现,甲植株中仅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喷施赤霉素后株高恢复正常;乙株各激素含量与野生型大致相等,喷施各种激素后株高都不能恢复正常。
结果2:将甲植株与野生型纯合子杂交,F1均正常,F1自交,F2表现型和比例为正常﹕矮生=3: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提出甲、乙的突变可能是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证实甲、乙为基因突变所致。假设甲植株突变基因为A或a(其等位基因控制赤霉素的产生),乙植株突变基因为B(b基因控制植物激素受体的合成),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考虑甲、乙为纯合子情况下,将甲、乙植株杂交后得F1,F1自交得到F2,则:
①控制株高的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根据结果2判断,甲植株属于________________(显性或隐性)突变。
③甲、乙植株杂交后,其F2中表现型矮生﹕正常=________,理论上F2矮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2016-06-30更新 | 11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_____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耀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糯性植株上籽粒:_____,非糯植株上籽粒:_____
2022-07-10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