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6 题号:12982426
在较低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Р点后限制植物甲光合速率的王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在夏季阴雨绵绵的环境中,生长较慢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3)若植物甲、乙分别是大豆(大豆可以与根瘤菌互利共生,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和玉米,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生产实践中常把玉米和大豆间作套种以提高粮食产量。从大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角度和群落的垂直结构的意义角度,思考这两种植物间作套种能提高产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政全书》中有关于稻、棉水旱轮作的记载:“种棉二年,翻稻一年,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通过水旱轮作,达到减少草害、提高土壤肥力、控制虫害的目的。翻稻一年,草根会溃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 图1表示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c表示相关反应阶段,甲、乙表示相应物质。图2表示某装置中氧浓度对小麦种子CO2释放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物质甲表示________,物质乙表示________。图1中a、b、c所代表的反应阶段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小麦长时间浸泡会出现烂根而死亡,原因是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对细胞有毒害作用,该物质检测试剂是________,颜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3)图2中A点时,小麦种子细胞呼吸的类型是__________,该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储存种子应选________点(填“A”或“B”)所对应的氧气浓度。
(4)写出图1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09更新 | 77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结果如下表。研究发现Bcl-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
组别培养液中物质的相对量肝腹水癌细胞数目细胞中Bcl-2蛋白相对量
胸腺嘧啶尿嘧啶葡萄糖
甲:冬虫夏草提取物溶液+++++++++++
乙:鬼臼类木脂素溶液++++++++++++++++
丙:生理盐水+++++++++++++
(注:+的数量越多,表示物质的相对量越大)
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丙组的目的是_________
(2)Bcl-2蛋白是一种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的蛋白。
(3)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_________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因_________死亡。
(4)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癌细胞对_________的摄取,从而抑制_________的合成。
2020-11-08更新 | 1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将污泥、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PAHs迁移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测定项目

红壤

红壤+污泥

红壤+含7%生物质炭的污泥

土壤PAHs含量(μg/kg)

527

1079

765

黑麦草叶绿素含量(mg/g)

2.0

2.1

2.3

黑麦草每盆干重(g)

1.7

2.3

2.7

黑麦草PAHs含量(μg/kg)

401

651

428



(1)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发达,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使根系细胞_____加强,导致 ______合成增加,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2)有表可知,施用含生物质炭污泥_________,从而促进黑麦草生长;污泥的施用使土壤和黑麦草的PAHs含量_________,但生物质炭的输入_________,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泥的推广应用。污泥的应用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2019-01-30更新 | 10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