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13071838
蔗蟾蜍曾被某国引入,用来控制甘蔗园中的害虫,但除控制害虫外,蔗蟾蜍还能捕食多种动物。蔗蟾蜍本身有毒,在当地鲜有天敌,且繁殖速度快,变异率高,几十年来迅速扩散,已成为入侵物种,造成了生态灾难。研究发现,它们的进化速度惊人,已经进化出长而有力的后腿,生存能力剧增。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蔗蟾蜍与害虫等当地动物会发生共同进化
B.长腿蔗蟾蜍与刚引进的蔗蟾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导致蔗蟾蜍种群长腿基因频率增加
D.在某一段时间当地蔗蟾蜍种群的增长曲线可能为“J”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极端条件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丢失。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的基因种类相同,数目不同
B.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极端条件诱导狮子鱼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基因进行选择
D.超深渊狮子鱼的发现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2022-12-20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不同地域的食物特点导致丽鱼齿形出现适应性变化
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D.具有不同齿形的丽鱼基因存在差异,但还未形成两个物种
2021-12-15更新 | 1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2020-02-11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