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工程 >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 题号:13176120
“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图1表示该系统物质循环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______的特点,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达到______
(2)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发展沼气工程,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该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要考虑环境承载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3)该生态农业模式对环境的污染小,因为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变成了______
(4)图2为某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在恢复过程中,①②分别指____________等措施。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生态系统的碳库:在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存储碳的载体称为碳库,包括大气、土壤、植物和海洋等。通过衡量各碳库对大气CO2的贡献,碳库可分为碳源(向大气中排放CO2)和碳汇(吸收大气CO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贡献不同。     
农田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碳库,它既可能是碳源,也可能是碳汇。该碳库包括农作物碳库和土壤碳库,是维系社会系统粮食和工业原材料供应,调节大气CO2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大气CO2之间碳循环如图所示。
   
农田土壤是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源,也是主要的碳汇。农田土壤碳汇等于有机碳的投入与土壤呼吸、肥料分解排放的差值。农田土壤的碳汇潜力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呼吸,导致土壤CO2释放急剧增加。
研究碳库、碳源、碳汇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碳达峰是指特定时间和区间内CO2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特定时期内CO2排放总量与CO2消除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碳库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物质循环、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碳在______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
(2)结合文中图片信息,作物生态系统中可能发生细胞呼吸的过程包括________(填数字标号)。图中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免耕等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保障了该系统中碳的转化率更高。
(3)综合文中信息,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库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哪些_______。
A.农作物碳汇等于农作物呼吸消耗减去人类收获和其他用途消耗量
B.农作物收获期短,粮食和秸秆大多被消耗掉,更加容易成为碳汇
C.农田土壤碳库由土壤有机碳、微生物活动和根系生长三部分构成
D.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耕作方式与管理等影响农田土壤的碳汇

(4)实现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应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请结合文中信息分别从碳源和碳汇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
2024-01-07更新 | 21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某地因地制宜构建了图1所示生态农业,请分析并回答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玉米、人、鸡、食用菌等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碳元素在这些生物之间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动。
(2)小地老虎是一种破坏极强的害虫,专门啃食玉米幼苗的心叶。农民常用米糠+花生麸炒香拌5%敌百虫,上面盖新鲜嫩草,引诱小地老虎幼虫来取食。这种杀虫法是根据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而设计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原因是____________。图2是流经该生态系统中小地老虎的能量示意图(a、b、c表示相应的能量值),其中A代表___________,小地老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秸秆、粪便中的能量,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从物质循环角度看,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施氮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如图中的A、B、C和生产者表示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请以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如图中建立能量流动的模型
2022-06-30更新 | 9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棋盘山风景区被誉为沈阳市的“绿肺”,是市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近年来,由于占地建馆、旅游与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以及森林大火,对棋盘山的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此,政府采取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旅游—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经济模式,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对棋盘山地区人工林进行改造,栽种多种植物,使其向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型发展,利用不同植物各自_______的差异,使物种间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以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
(2)棋盘山风景区的秀湖,不仅是风光旖旎的旅游观光之地,也有着蓄水防洪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为进一步改善秀湖的水质,需要有效选择并合理布设多种水生植物,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
(3)政府采取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措施,使棋盘山生态修复一方面依靠群落的自然_______来恢复其生态功能,另一方面依靠人工修复使______加快。
2024-04-04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