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0 题号:13196739
在自然界中,水蚤与三刺鱼、三刺鱼与翠鸟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科研小组利用有不同密度水蚤的人工水域和悬挂在水域上的翠鸟模型,研究了饥饿状态下的三刺鱼的取食行为,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蚤密度、有无翠鸟模型、饥饿状态下的三刺鱼都属于自变量
B.实验过程中,三刺鱼是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捕食者
C.实验过程中,翠鸟模型传递给三刺鱼的是行为信息
D.有“危险”时,三刺鱼的进攻次数会随水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科研人员调查了高原湿地纳帕海汇水面山某时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层次

种类

重要值/%

灌木层

高山松

0.12~1.32

三颗针

0.88

刺叶高山栎

0.36~0.72

草本层

华扁穗草

0.10~0.54

发草

0.03~0.54

三叶草

0.54

A.物种组成是该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
B.由表中信息可确定三颗针在竞争中占绝对优势
C.所调查区域中灌木与草本植物之间形成垂直结构
D.该区域的华扁穗草、发草、三叶草可能形成水平分布
2023-11-18更新 | 224次组卷
【推荐2】下图是多年生草本为优势种的某高草草原①逐步演替成鼠尾草灌木和蒿类群落③的过程。根据图示演替过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萜烯类化学物质是鼠尾草灌木、蒿类植物初生代谢产物
B.人为干扰和生物因素均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C.③继续演替一定能成为森林,丰富度会不断增大
D.③取代②的直接原因是鼠尾草灌木和蒿类繁殖力较强
2024-04-28更新 | 1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英国科学家格兰特夫妇在达夫尼岛上开展了对两种地雀——强壮地雀和大钩鼻喙地雀的观察。已知强壮地雀的喙较小,只适合于取食较小的坚果;大钩鼻喙地雀有大的喙,主要取食大坚果。从1976年的6月至1978年初,达夫尼主岛上发生干旱,强壮地雀种群个体数目由1 200个下降到180个左右,雌雄比例为1 :5,且喙小的类型死亡率高于喙大的类型。根据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壮地雀种群内有喙形大小差别,这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强壮地雀和大钩鼻喙地雀的种间关系可能是种间竞争
C.地雀喙的形状与大小的变化是干旱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D.雌性强壮地雀个体的喙相对于雄性的要大些
2021-11-13更新 | 3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