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9 题号:13356260
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其中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甲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①物种②物种③分别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
B.在封山育林后陡坡处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均发生了改变
C.调查典型物种③的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物种③最适合在强光下生长,物种①比物种②更能耐受弱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在一块面积为2hm2的农田里中,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田鼠,将捕获的田鼠标志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田鼠,其中有标志的个体12只。则该块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38只B.64只C.82只D.130只
2019-11-25更新 | 2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形成的林冠层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生物群落中,林窗下与林下枯落物层及不同深度土壤中小动物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常用样方法
B.光照仅影响森林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C.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小动物种类数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据图可知,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群密度不同
2020-05-22更新 | 4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20只鼠,其中有标记鼠5只。由于被捕过一次的鼠不易再被捕到。则对该种群数量实际值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A.超过160只B.160只C.不足160只D.55只
2022-03-07更新 | 5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