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3369964
图1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图2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1中相应结构的名称(中文名称):7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
(2)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腺嘌呤有40个,如果该片段复制4次,共需原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____个。
(3)从试管中分离出的子代噬菌体的DNA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噬菌体完全相同,DNA能够如此准确复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图2中第一步标记T2噬菌体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做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T2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T2噬菌体与亲代T2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请回答:
T2噬菌体细 菌
核苷酸32P标记31P标记
氨基酸32S标记35S标记

(1)子代T2噬菌体中,只含有31P的有____个,同时含有32P 和31P的有____个。
(2)子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
(3)一段时间后离心培养液, 32S 主要在____中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时,不宜使用18O标记,理由是___
2019-05-27更新 | 149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回答:

(1)用E去侵染叶片F时,在叶片F上所患病的症状与________相同。
(2)F上的病毒,蛋白质外壳是以__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______为场所合成的。所需的氨基酸、酶和ATP均来自______________
(3)叶细胞中子代病毒的各项特性都是由_______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①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06更新 | 30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三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序号)。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一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其结构简单:_______________。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搅拌的手段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①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6-11更新 | 1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