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3542406
已知某植物为雌雄同体,籽粒饱满(B)与籽粒凹陷(b)、紫叶(A)与绿叶(a)为其两对相对性状。现有纯种的紫叶籽粒凹陷与绿叶籽粒饱满杂交,F1自交后代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有两种可能:①基因型为_______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②F2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请利用以上杂交获得的后代为材料,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是假说①所致,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和d、R和r)控制,花色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花、蓝花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_____种。
(2)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蓝花出现的概率是_____,蓝花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基因型为DdRr的植株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
(3)基因型为DdRr与ddRr的植株杂交,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植株占______。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方式可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01更新 | 9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兔的遗传研究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基础。兔毛纤维上色素分布的野鼠色和非野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野鼠色毛的基部和毛尖的颜色深,中段的颜色浅;非野鼠色毛为纯色。色素种类的黑色和褐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A和B共存时表现为黑—浅黄—黑的毛色类型,即黑野鼠色;基因A与b共存时则产生褐—浅黄—褐的毛色类型,即褐野鼠色。回答下列问题:
(1)色素分布和色素种类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A的表达时间是受到调控的,黑野鼠色毛纤维的两端和黑非野鼠色毛纤维颜色相近,据此推测基因A在毛纤维发育的__________(填“前期和后期”或“中期”)表达。
(3)若让纯合的黑非野鼠色兔和纯合的褐野鼠色兔杂交,F1的表型是_________,F1随机交配得F2,若让F2的黑野鼠色兔随机交配,子代非野鼠色所占比例是______
(4)现有一只基因型未知的褐野鼠色雄兔,欲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
2024-05-14更新 | 4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蓝花雌株和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蓝花雌株体内,只有花瓣细胞才呈现蓝色,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基因相比,b基因碱基数较少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多,原因可能是b基因中缺失部分碱基对,引起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释上述杂交结果,该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B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验证哪一种假设正确,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试验方案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假设二正确,则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3)现已确定假设一正确,欲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简单快速的培育出白花植株,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2020-02-16更新 | 8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