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酶与ATP >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 ATP的功能及利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3954141
如图是某运动员剧烈运动时,其肌肉收缩过程中部分能量代谢的示意图,其中曲线B、C表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呼吸(有氧或无氧呼吸)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从ATP的分子结构式分析,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___________。肌肉收缩最初的能量直接来自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填物质),该物质的产生部位有___________
(2)曲线B表示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的代谢终产物是___________
(3)足球运动员为提高运动能力,通常会进行3到4周的高原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主要可以使曲线C所示呼吸方式增强。从细胞水平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曲线A可知,肌细胞中ATP的存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表示胡杨光合作用等过程中部分物质的代谢关系,①~⑦表示代谢途径。Rubisco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之一,CO2和O2竞争性地与其结合,分别催化C5(RuBP)的羧化与氧化。C5羧化固定CO2最终合成糖,C5氧化则产生乙醇酸(C2),C2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协同下,释放CO2,形成C3,完成光呼吸碳氧化循环(C2循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的代谢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从①~⑦中选填),胡杨叶肉细胞的四种光合色素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光呼吸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短时间内NADP+的消耗速率会_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3)胡杨同一株树上自下而上会逐渐出现条形叶、卵形叶和锯齿叶。在最适温度及大气CO2浓度下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单位:μmol·m-2(s-1)。
叶型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呼吸作用光呼吸叶绿素a/b
卵形叶17.47188128912.318.904.337
锯齿叶16.54206642603.089.124.397
条形叶12.56142825421.386.653.996
注:光饱和点为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为光合作用固定CO2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光呼吸有保护光合结构免受强光伤害的功能;叶绿素b对荫蔽条件下占优势的漫射光的吸收能力大于叶绿素a的。
①一株胡杨树出现三种叶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形叶分布在胡杨下部,据表中数据推测,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②据表分析,锯齿叶有利于胡杨在极端强光环境下得以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4)气孔开闭的调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研究者利用拟南芥展开了相关研究。以光照12h/黑暗12h为光照周期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

①本实验利用______(选填“加法”,“减法”)原理控制实验变量。
②图1结果显示,野生型植株保卫细胞中的淀粉在开始光照后_______h内迅速降解,随后又开始积累,达到峰值又开始缓慢降解。
③结合图1、2所示的结果,可得出TOR激酶在气孔开闭调节中的作用原理为:____________
2023-12-21更新 | 39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生物体进行的许多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如肌肉收缩,大脑思考等。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不能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必须经过氧化分解产生ATP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TP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ATP的分子结构式上看,其组成元素有______,若将三个磷酸基团去掉,则得到的物质为_____
(2)ATP水解时,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挟____与其他分子结合,使后者发生变化。人体内大约只有50.7gATP,剧烈运动状态下,每分钟会消耗约500gATP,人体可以剧烈运动,但体内的ATP浓度能保持在正常水平内,原因是____
(3)萤火虫尾部发光器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荧光素被氧化而发出荧光。请利用荧光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适宜浓度的ATP溶液、荧光素酶等,设计实验验证荧光素发光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与预期结果。___
2023-01-07更新 | 21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临床上,检查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常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GTT)。具体操作是:先测受检者空腹血糖,然后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L水中,让受检者5min内饮尽,每隔一定时间测血糖浓度(相关标准及结论见下表),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或“糖尿病”。请回答:

1

空腹血糖(mmol/L)

2h血糖(mmol/L)

诊断结论

1

<6.1

<7.8

糖耐量正常

2

6.1~7.0

≤7.8

空腹血糖受损(IFG)

3

<7.0

7.8~11.1

糖耐量低减(IGT)

4

≥7.0

≥11.1

达糖尿病诊断标准


(1)所有受检者的血糖浓度,在0.5~1h均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正常人2h后血糖浓度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主要原因是组织细胞加快了__________的合成及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2)IGT是指糖代谢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中间状态。有些IGT患者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这种人体内胰岛素含量高而血糖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不控制饮食,增强运动,这些人将发展为__________(填“I”或“Ⅱ”)型糖尿病患者。

(3)图1表示受检者口服葡萄糖后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示意图,口服葡萄糖后胰岛B细胞葡萄糖供应增加,细胞内__________过程加强,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钾离子通道关闭导致胰岛B细胞膜电位发生__________变化,引起Ca2+进入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根据图1推测,ATP在胰岛B细胞内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木杰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的现象,血糖变化情况如图2,它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的夜间低血糖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___________调节机制,使得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__________导致晨起血糖反跳性升高。请从调整饮食和降糖药用量两个方面给出现“苏木杰现象”的糖尿病患者提出建议__________
2022-02-11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