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6 题号:14654332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之一,在其上游黑龙江段生活着许多珍贵的鱼类,例如史氏鲟鱼。长江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江,长江的中华鲟鱼野生型已经很是稀少。回答有关进化的问题:
(1)自然条件下,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不会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二者在空间上存在__________
(2)对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__________多样性层次,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__结果。
(3)在对史氏鲟的某一理想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我国的抗虫棉技术专利于2001年被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金奖。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抗虫棉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使棉花具有抗虫的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的过程中用到的“剪刀”和“针线”分别是__________;若抗虫基因成功导入并表达,则可以在棉花细胞中检测到_______________
(2)现让基因型为AA与aa的棉花植株杂交,已知含基因A的雄配子的成活率为60%,则F2棉花种群中A与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
(3)将转基因棉花植株和野生棉花植株一起种植并得到子代抗虫棉,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棉花种群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进化,原因是_____
2022-01-10更新 | 3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在经常刮海风的克格伦岛上,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能飞的翅异常发达,不能飞的翅退化。这些昆虫都不易被暴风刮到海里去,因而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试据此分析:
(1)此岛上昆虫的祖先存在着个体差异,说明_____一般是不定向的。
(2)这个现象说明了定向的_____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3)凡是存活下来的昆虫都是适应环境的,这叫___________ ,而且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4)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_____的改变。
2020-09-26更新 | 16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3】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若人为淘汰一半的隐性个体则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
2021-12-24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