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组成细胞的分子 > 细胞中的无机物 > 细胞中的无机盐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4744122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Mg2+和Si044-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中Ca2+、Mg2+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认为据图无法判断作物对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请以番茄为材料设计实验确定其对Mg2+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实验思路:将长势相同的番茄植株均分为两组,甲组根系放在__________条件下,乙组根系放在_________条件下,将甲乙两组植株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根系对Mg2+的吸收速率。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说明Mg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铁是合成叶绿素过程中所必需的元素,缺铁时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而表现“黄叶病”。请利用溶液培养法,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用具,验证铁的生理作用。
材料用具: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广口瓶若干,完全营养液,只含铁的营养液,缺铁的完全营养液,蒸馏水,滴管,量筒。根据实验目的结合下表中所列具体内容,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A广口瓶

B广口瓶

1

a液?

b液?

2

取长势相同的同种小麦幼苗等量分为两组,分别放入A、B两个广口瓶中(分别含有等量且适量的a液和b液)。

3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4

A瓶变黄

B瓶变绿

5

不做处理

6

绿色


(1)写出序号“1"中加入的两种液体的名称。a液__________,b液__________
(2)请描述序号“5”表示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表格中序号“6”所观察到的幼苗颜色。A瓶__________证明了铁是合成叶绿素过程中所必需的元素。
2020-07-22更新 | 12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图甲为营养液培养法培养植物,图乙表示三种多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植物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
(2)无机盐在植物细胞内主要以_____的形式存在,植物从土壤吸收的无机盐,除构成某些复杂化合物外,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答出一点)。
(3)营养液培养法是研究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方法。为了研究镍(Ni)是否为植物A生长的必需元素,某同学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实验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植物放入_____的营养液中,乙组植物放入_____的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植物生长的情况。
(4)图乙中的三种多糖中能在图甲的植物体内存在的是_____。其中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_____
2021-10-29更新 | 8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硒(Se)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科研人员尝试通过施用外源硒来提高小白菜硒含量,用不同的土壤硒浓度处理小白菜,并于小白菜营养生长期后期对整株样品进行相关生物量测量,结果如图:

(1)硒是人体内许多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缺硒会导致人体重要脏器功能紊乱,是人体不缺少的元素,这体现无机盐具有____________作用。研究发现对比其他绿叶蔬菜,小白菜具有更强的富集硒的能力,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推测小白菜富集能力强的原因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尝试使用茉莉酸(JA)来提高小白菜耐硒性,对T1(6mg/kgSe)、T2(12mg/kgSe)处理的小白菜喷施100μmol/L茉莉酸(JA)后发现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及硒含量显著提高。为探索茉莉酸提高植物耐硒性的机制,科研人员测量多种数据,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电子传递效率(ETR)变化显著,如图所示。(注:CK组不添加外源硒和茉莉酸)

①由图推测,100μmol/L茉莉酸更能提高________(T1或T2)组Se胁迫下CAT的活性,依据是_______
②结合实验结果推测,茉莉酸提高植物耐硒性的机制包含以下两条途径:通过提高过氧化氢酶活力,清除________,保护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电子传递效率,使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增多,从而提高暗反应中C3________速率,提高光合产量。
③从实验的数据初步得出茉莉酸能有效提高小白菜的耐硒能力。为了提高小白菜硒积累能力及产量,请结合本实验写出进一步研究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7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