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6 题号:14776957
科研人员连续多年检测某生态系统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名称

各年份动物A和动物B数量/只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动物A

10×102

17×102

5×102

7×102

13×102

20×102

16×102

动物B

10×103

4×103

8×103

14×103

16×103

12×103

7×103


A.动物B在2011年时丰富度最大
B.两种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
C.动物B某个体同化的能量约10%~20%传递到A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体的标记物脱落,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
B.种群增长的“S”型和“J”型曲线都是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将来一定能形成森林
D.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2017-07-06更新 | 13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草地贪夜蛾(FAW)原分布于美洲,自2019年入侵我国,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某片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玉米田虫情,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FAW展开了调查,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注:1平方公里约为1500亩,每亩约种植玉米4000株
1.下列关于FAW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该昆虫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的最优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B.该昆虫性别比例改变,能够预测该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可能遭遇了性引诱剂等化学信息诱杀
D.两次调查中各日龄的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显著,但其基因库未发生改变
2.下列关于此片玉米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区域的玉米被FAW幼虫破坏程度不同,体现了玉米种群的水平结构
B.FAW的入侵一定会导致玉米向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下降
C.若在第一次调查时绘制玉米田的数量金字塔,会呈现倒置现象
D.若玉米田由于FAW的过度繁殖被废弃,则此区域可发生次生演替
2024-06-06更新 | 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研究小组在对某种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306只
C.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会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
D.草原上牛、羊等还可用取样调查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2021-02-16更新 | 16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