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4993912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关于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含量变化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机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氧气含量变化可调控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HIF的含量变化
C.慢性肾衰竭引起的缺氧症状可通过该机制得到缓解
D.该过程的发生是一系列信号分子进行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生理生化的过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存在多个地雀物种,但同一岛屿上一般只有1种地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岛屿上的所有地雀和其它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B.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所有地雀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种群基因库
C.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大风将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吹到一个岛屿上,这些地雀彼此之间可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2024-05-28更新 | 1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玉米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起源于墨西哥类蜀黍,二者都是二倍体(2n),但两者在形态上差异很大。玉米只有一根长枝,顶端优势明显,而墨西哥类蜀黍长有很多侧枝,二者的果穗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有人工选择的作用。将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进行杂交,F1代果穗的形态介于两者之间,原因是二者穗的形态受多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取F1代自交,F2代果穗的形态表现出连续的变异,其F1自交后代F2代植株的果穗中约有1/64像玉米,约有1/64像墨西哥类蜀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可将玉米和墨西哥类蜀黍两个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B.与果穗的表现型相关的等位基因数有6对
C.种植墨西哥类蜀黍的过程中,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长枝的玉米比侧枝的墨西哥类蜀黍更适应自然环境
2022-06-15更新 | 3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症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 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及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的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A.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人均使用量逐渐增加,由此判断重症感染的病人逐年增加
B.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的变异
C.该种菌耐药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耐药基因的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没有耐药性的该种细菌与有耐药性的该种细菌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2023-07-08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