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5012534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下图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甲、乙、丙三个植物优势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B.据图可知,阶段2和3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相同
C.甲、乙、丙之间可能既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D.阶段2的后期,乙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福寿螺引入我国后迅速蔓延,种植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水稻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下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福寿螺与水稻为捕食关系,可用样方法调查福寿螺卵块的密度
B.在6月中旬—7月中旬,幼年期福寿螺大量被捕食导致卵块数量明显下降
C.在8—9月份福寿螺的出生率较低,导致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降低
D.放养中华鳖能有效抑制福寿螺种群数量的增长
2017-11-02更新 | 1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研究石漫滩水库水质污染的原因,科研人员从不同库区取甲、乙两种藻类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室培养,两种藻类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的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于外界条件限制,两种藻类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不会呈“J”形增长
B.第1~5天,两藻共培养曲线与单独培养曲线重合说明期间没有种间竞争
C.第5~7天,两藻共培养时甲藻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说明其生长受到抑制
D.由于N、P污染引起乙藻过度繁殖时引入甲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2023-08-13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 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 c 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 d-e 水平,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2019-11-28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