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15012538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加速,许多特有的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一江两湖七河”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某一沿江地区建设了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在退渔还湿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栽水生植物”的模式恢复江滩湿地风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湿地的水域中有处于挺水层、浮水层和沉水层的不同生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对群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2)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通过_____________散失,剩下的能量中,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_____________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流入了_____________营养级。
(3)能量流动的特点为_______。研究能量的流动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我们建立了稻——萍——蛙的立体农业生产方式,这样对于我们对能量利用有什么意义?
(4)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使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如今,人们通过实施禁渔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从上述实例可以发现,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红树林由红树植物组成,红树因其富含单宁酸,割开的树皮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红色而得名。中国红树林面积由本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到2.8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红树林有着“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美誉,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面积的红树林固定并储存CO₂的能力是热带雨林的 3到4倍,其具有该能力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固定的碳量大于________释放的碳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中国红树林的面积由本世纪初的 2.2万公顷恢复到2.8万公顷,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
(3)为了适应间歇性潮水浸淹的特殊生境,红树林演化出了支柱根、呼吸根与富含单宁酸的树皮等特殊结构。单宁酸被动物取食后产生涩味,从而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啮噬。单宁酸属于________信息,它的作用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分析支柱根与呼吸根对红树植物的作用:________
(4)涨潮的时候,鸟类在红树林的树冠上栖息,退潮的时候,它们又在林下滩涂上觅食;鸻鹬类每种鸟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长度的喙,分别吃滩涂中不同深度的食物。以上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从种间关系角度考虑,鸻鹬类每种鸟具有不同的喙有利于________
2024-02-09更新 | 19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青鱼、草鱼、鱼和链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四大家鱼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区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食物来源

栖息区域

青鱼

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

水体的中下层

草鱼

主要是水草

水体的中下层/水草多的地方

鳙鱼(胖头鱼)

浮游动物、部分浮游植物

水体的中上层

链鱼

主要是浮游植物

水体的上层

(1)不同种类的鱼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起着___________的作用。
(2)四大家鱼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与_________有关。
(3)四大家鱼都生活在淡水中,在生产实践中,_________(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将四大家鱼一起混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物种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的结果。请具体描述一下鳙鱼的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5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湖泊中含 N、P 的无机盐含量过多,会引起水体污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驱动浅水 湖泊进行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如下图所示。

注:圆点代表浮游植物
(1)在湖泊中,底栖植物与浮游植物会竞争_____,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有_____
(2)在湖泊中,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和以底栖植物为食的鱼类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湖泊由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过程是群落_________ 的过程,据图可知,该过程中湖泊植物的变化是________
(3)清水态湖泊中无机盐浓度低,透光度高,随着含 N、P 的无机盐增加,清水态湖泊植物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4)某湖泊由于富营养化处于浑水态,为了重现“水清出石鱼可数”的清水湖景象,结合本文信息,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修复方案,至少写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
2020-07-16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