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5029056
下图为某淡水湖静水群落的三个主要带及光穿透情况示意图。沿岸带阳光能穿透到底,常有有根植物生长,包括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等,并逐渐过渡为陆生群落,离岸远处的水体可分为上面的湖沼带和下层的深底带。请据图回答:

(1)若调查岸边陆生群落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方法是__________
(2)由于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图中A处有根植物较多,而离岸较远的B、C处无有根植物生存。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影响湖沼带和深底带动物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该湖泊食物网中存在“水草→小虾→草金鱼的一条食物链,小虾同化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和__________流向分解者。
(4)若长期将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中,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工业污水往往含有有毒物质,直接排放到湖泊生态系统中后,有毒物质一般会通过__________不断积累,既可能影响湖泊中的生物,也可能影响人类自身。
(5)常德市利用人工湿地带对穿紫河进行生态水质净化,成为全国黑臭河流生态治理的典范。在人工湿地带中,采用在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的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抑制浮游藻类疯长,防止“水华”,净化水质的作用。请分析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混杂地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是珠三角河网区新时期面对的重要难题。研究人员以佛山大美公园为例,进行了生态修复实践,其生态修复与景观营造模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____法调查该公园各种高等植物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法调查公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图中蜜源、食源草花植物群系和食源、宿主果树植物群系的层次分布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这样既方便人类生产管理,又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3)该公园中既有人工养殖的鱼、螺,又有野生的鸟类、蝴蝶等,这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回答2点)。
(4)生态修复时栽种了多种植物,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所选植物都是适应当地环境的种类,主要遵循的____又为当地居民增加了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体现了生物多样的____价值。
2024-02-19更新 | 261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研究不同密度的布氏田鼠对草原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于2015年5~10月对相似的甲、乙、丙三个草原群落在模拟条件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在每月中旬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调查布氏田鼠的密度,以确定是否增减。
(2)低密度的布氏田鼠,对植物物种数和生产者生物量的影响依次是______________(填“显著”或“不显著”)
(3)据表推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过多时,会导致草原退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为防治草原布氏田鼠鼠害,不宜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19-10-26更新 | 12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棉蚜主要为害棉花等经济作物,普通草蛉是棉蚜的捕食性天敌。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释放普通草蛉和施用农药分别对棉蚜进行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田中的棉蚜减退率如下表。

处理后天数(d)

棉蚜减退率(%)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对照(不作处理)

7

35

81

-45

14

41

-78

-78

21

56

-81

-98


备注:棉蚜减退率(%)= 处理前棉蚜数-处理后棉蚜数× 100%处理前棉蚜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验田中分为5个地点分别调查,每点调查10株植物上的棉蚜数量,该过程采用的是____取样法。
(2)实验期间,生物防治田内棉蚜种群的出生率____死亡率,对照组棉蚜种群数量呈____型增长。
(3)在“植物→棉蚜→普通草蛉”食物链中,普通草蛉属于______级消费者,普通草蛉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普通草蛉同化,另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这里提到的“另一部分的能量”属于第___营养级的能量。
(4)对棉蚜的长期防治应以_____防治为主,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0-04-07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