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圈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25 题号:15143786
某现代化农场,种植有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养殖有牛、鸡等动物,并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构建成了一个农业生态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场生态系统中,农民会在小麦生长后期,在小麦畦中间种植玉米,这是一种典型的______技术。
(2)奶牛摄取作物饲料获得的能量远多于奶牛的生物量,原因是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通过______散失,一部分以______形式排出体外。因此,该生态农业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3)有人认为,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为该农场供能,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打破了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的规律。你认为对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沼气池中分布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属于______。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I.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该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1)图中河蚌属于第____营养级,河蚌和水蚤是_____________关系。该鱼塘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图中所含成分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
(2)如果图中小球藻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那么乌鳢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高能量值为________kJ。为了保证该鱼塘的有机物输出量,需要大量投放饵料,则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捕鱼时要控制网眼大小,只捕捉较大的鱼,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保持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有利于鱼种群数量快速恢复。在人工养殖中,要及时清除鱼塘中的乌鳢(非经济鱼种),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下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格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3.1×109

4.6×108

6.6×108

1.53×109

?

8.0×107

4.0×107

2.3×108


(4)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N点时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能量在第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2021-03-25更新 | 12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请据图回答:
   
(1)图解表示一个______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
(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______,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_____
(3)蛇占有_____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___
(4)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______,原因是_______
(5)动植物尸体是图中的______通过___________这两种作用分解的。
2023-05-21更新 | 44次组卷
【推荐3】大理洱源东湖生态修复区通过回植水生植物海菜花,投放大理裂腹鱼等措施,使其物种丰富度等明显提升,修复效果显著。回答下列问题。
(1)修复区内的海菜花等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理由是______。在修复过程中,需要考虑引入水生植物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______原理。
(2)为了使东湖水体中的氮、磷等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需及时打捞衰败植株,原因是______
(3)在投放大理裂腹鱼时,需要考虑____________等对环境容纳量的影响,避免因投放不当而引起生态系统失衡。
(4)随季节变化,该修复区的外貌和结构也有所变化,原因是______
2024-04-13更新 | 3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