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7 题号:15261894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网捕捉,统计大山雀的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A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结构都为衰退型
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可用标记重捕法
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2013·江苏南京·三模 查看更多[2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阿根廷的一片林地中生活着灶鸟和粉嘴潜鸭等多种鸟类,对灶鸟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发现,种群数量少于15只时,种群数量增加,多于20只时种群数量下降,处于15~20只之间时,种群数量有时增加有时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灶鸟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灶鸟种群的K值在15~20只之间
C.灶鸟种群数量多于20只时种内斗争激烈
D.该林地中灶鸟和粉嘴潜鸭的环境容纳量相同
2023-05-25更新 | 32次组卷
【推荐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种植乙后导致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了
B.种植乙后群落的空间结构基本不变
C.农作物甲和乙是互利共生关系
D.单独种植农作物甲会导致害虫A呈“J”形增长
2023-12-10更新 | 1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据调查,若采取药物灭鼠后不采取后续措施,则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繁殖,鼠密度将恢复到灭鼠前水平。1994年甘孜州从甘肃引进了招鹰控鼠技术后,对持续控制鼠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表为无鼠害示范区的实验数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年份

处理

洞口密度/(个·hm-2

植被破坏率/%

甘孜县

炉霍县

道孚县

康定县

平均值

降低/%

甘孜县

炉霍县

道孚县

康定县

平均值

降低/%

2002

鹰架区

390.5

326.3

366.1

308.4

347.8

4.3

28.8

27.1

27.5

22.6

26.5

2.9

对照区

382.2

386.6

368.0

316.4

363.3

28.9

27.8

29.1

23.2

27.3

2003

鹰架区

324.1

290.5

308.4

27.7

300.2

21.3

24.5

22.1

20.9

17.2

21.2

24.2

对照区

404.7

401.0

374.4

346.5

381.7

29.5

27.9

29.8

24.9

28.0

2004

鹰架区

310.2

276.6

278.7

260.5

281.5

30.3

22.3

20.1

19.4

15.6

19.4

33.1

对照区

425.9

419.1

398.2

372.2

403.9

30.8

28.5

30.9

25.8

29.0

A.药物灭鼠停止后一段时间内鼠群的增长率往往高于灭鼠前的
B.推测架设鹰架后,安置的时间越长控鼠的效果越显著
C.相对于药物灭鼠,架设鹰架控鼠一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不同地区鹰架控鼠效果的差异就是鹰架的数量不同造成的
2024-01-14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