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0 题号:15268336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该区域麻雀的种群密度大约是322只
B.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C.黄鹂的种群密度不能反映黄鹂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由于麻雀被捕后警惕性提高,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1870年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如下∶SS(10%)、Ss(20%)、ss(70%),黑色基因S对浅色基因s为显性。后来,由于工业的发展树皮被熏黑,假设树皮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年S的基因频率约为22.92%
B.黑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实现了共同进化
C.黑色桦尺蠖在同浅色桦尺蠖的竞争中占优势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桦尺蠖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易被再次捕获,会造成所估值偏大
2022-03-30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自毒作用是指一种植物释放化感物质抑制同类植物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现象。例如油松挥发油能显著抑制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松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自身种群密度
B.油松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地区生物多样性
C.自毒作用是油松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D.油松与其他树种间混套作可减轻自毒作用
2023-05-23更新 | 1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酸牛奶酒是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而成的一种乳饮料。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代谢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估算两种菌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B.双菌培养时两种菌的K值均高于酵母菌和乳酸菌单独培养时
C.共同培养过程中两种微生物间不存在种间竞争
D.双菌培养时增加通氧量会使两种微生物的K值均增大
2023-02-23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