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0 题号:15268339
有一种昆虫叫“十七年蝉”,它的幼虫需要在地下生活17年,在17年后的夏季爬出地面转化为成虫,成虫仅能存活约1个月。下图1是出现在某地的一个“十七年蝉”种群的密度变化和被鸟类捕食率的变化,图2表示该树林中某种鸟类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地的“十七年蝉”构成了一个种群,调查该地“十七年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记重捕法
B.图1所示的“十七年蝉”种群的现存量与被捕食率的关系成负相关
C.图2内a-e五个点中,d点的种群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前8年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a点
D.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其全球现存仅约3500~4000只。白鹤在西伯利亚繁殖,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研究人员记录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到2019年期间越冬白鹤最大数量的年际变化,探讨白鹤数量变化与其越冬地气候变化的关系,得到如图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科学家研究种群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就是指种群的“J”形和“S”形变化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白鹤种群数量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导致白鹤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
C.气温下降对保护区白鹤的数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D.2004—2007年期间,保护区内白鹤种群数量减少,主要与种群出生率降低有关
2022-12-29更新 | 276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实验中,有关操作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第二次与第三次观察间隔时间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C.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上清液检测结果相同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调查结果的影响相同
2020-05-19更新 | 178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有关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重捕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大
B.标记物过于醒目,易被人捕捉到,会导致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大
C.标记物过于醒目,易被天敌发现并捕食,会导致估计值偏大
D.被标记个体在重捕前,由于某种原因迁出调查区域,会导致实际值比估计值偏小
2020-10-23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