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多选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6 题号:15280091
纹白蝶的幼虫取食甘蓝菜,而步行虫是纹白蝶幼虫的捕食者。有人以90厘米的间距种植甘蓝菜,并在一组中除去杂草。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如下,正确的是(       

有杂草

无杂草

纹白蝶幼虫的死亡率

70.3%

34.8%

步行虫的数目

69

13

甘蓝菜在实验结束后的重量(公斤/植物)

0.41

0.64

A.若有杂草在甘蓝菜中生长,会降低纹白蝶幼虫的危害
B.有杂草组的甘蓝菜产量减少,可是由于杂草和甘蓝菜之间存在种间竞争
C.调查纹白蝶幼虫的密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D.在甘蓝菜地生长的杂草,可能不利于步行虫的生活
21-22高三下·辽宁铁岭·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在一正方形地块中有野生马齿苋和野生苋菜(都是双子叶草本植物),两种野生植物植株大小差别不大,且野生马齿苋数量明显多于野生苋菜。下列有关调查野生马齿苋和苋菜的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野生马齿苋和苋菜的种群密度要做到随机取样、无主观因素影响
B.在选取样方面积时,野生马齿苋样方面积应该大于野生苋菜
C.调查野生苋菜种群密度时需要去除种群数量最多的样方后求平均值
D.调查两种野菜种群密度时选择样方数量的多少影响调查的准确度
2023-03-27更新 | 233次组卷
【推荐2】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影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返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
B.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作用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D.洄游鱼从海水进入淡水后,会摄入更多水分、减弱吸盐能力,以便与淡水环境适应
2024-01-10更新 | 75次组卷
多选题 | 较易 (0.85)
【推荐3】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刺猬的生命活动
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是400只/km2
2023-02-10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