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5 题号:15339985
兔子的甲性状与乙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若干甲性状兔子相互交配,所得F1中甲性状兔:乙性状兔=15: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亲本兔中纯合子占1/2
B.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自由交配,则所得F2中乙性状出现的概率不变
C.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甲性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比例可能占4/15
D.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中双显性的甲性状兔与乙性状兔杂交,则所得F2中乙性状兔占1/2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B.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2019-01-30更新 | 2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扁豆具有多种外皮性状,是由同一基因位点的多个不同基因控制的。将纯种不同性状的扁豆杂交得到F1,然后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亲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F2表现型及比例

麻面A×麻面B

全部麻面A

麻面A:麻面B=3:1

麻面B×斑点A(或B)

全部麻面B

麻面B:斑点A(或B)= 3:1

斑点A×斑点B

斑点A、B混合

斑点A:斑点A、B混合:斑点B=1:2:1

斑点A(或B)×光面

全部斑点A(或B)

斑点A(或B):光面=3:1


A.—株扁豆的外皮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B.光面扁豆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亲本麻面A和斑点B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
D.控制斑点A和B的基因是共显性关系
2016-01-26更新 | 5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为完全显性,宽叶(BB/Bb),窄叶(bb)。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       
A.11∶1B.5∶1C.5∶2D.5∶3
2021-10-17更新 | 3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