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5376785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性状出现了显著差异
C.产生了地理隔离D.出现了生殖隔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二倍体西瓜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和杂交后,得到的三倍体西瓜
B.六倍体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再加倍处理,得到的八倍体小黑麦
C.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D.体色的基因频率由 s(浅色)95%转变为 S(黑色)95%的桦尺蠖
2019-05-07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关于育种、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了水稻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B.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
C.运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
D.人工选择可能会导致作物品种原来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2016-11-26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发了“从鱼到人”的演化史的舆论热议。朱敏院士团队通过对所发现的鱼类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发现了最早的有颌类的牙齿、头部、身体以及偶鳍的雏形,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4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在我国范围内出现,到了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结合以上资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最早的有颌类可能是人与众多动物的共同祖先
B.从化石中提取的DNA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C.鱼类演化进程中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多种有颌类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长期地理隔离导致了生殖隔离
2023-05-23更新 | 3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