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5492917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因为土壤中的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图乙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生态护坡是综合生态学、工程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植被对斜坡进行保护的综合技术。下图为某种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______法调查此地的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注意_____
(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人们通过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植被稀少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种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 (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_______________营养级。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016-11-26更新 | 15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科学家长期跟踪调查了某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λ”值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的各种___的集合。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
(2)该群落中除了动物类群外,还生存着多种植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可为动物提供___,从而影响群落中动物在空间上的分布。
(3)甲种群在t3~t5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为___;t5时,种群数量达到___值。
(4)乙种群在___时数量达到最大值:在时间段乙种群数量变化为___
2023-02-18更新 | 12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广西地处北纬20°~26°之间,属于亚热带气候。这里地形复杂,降雨充沛,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气候等多种有利因素,广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繁多,但每个自然种群的数量也不会是无限的。请问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大西北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此地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明显不同之处是:
①从种群层面来看,种群类型多,数量大;
②从群落层面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生态系统层面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你调查桂林某地山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通常采用的取样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2-24更新 | 2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