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5516122
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仍在增加
C.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
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2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被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偏低
C.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应使该动物群体的数量保持在图2中B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D.图3中15-20年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022-03-30更新 | 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在森林中,取食落叶松的某昆虫幼虫密度高时,影响松树的生长,最大松针长度减小,来年幼虫的食物质量变差,导致该昆虫密度下降,使松树得到恢复。反过来随着食物质量的提高,幼虫数量又有所增加。幼虫的密度(虚线)与落叶松的最大松针长度(实线)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幼虫取食落叶松使落叶松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B.昆虫种群年龄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到松树的生长状况
C.松树与林下植物因生态位不同而减弱两者之间的竞争
D.寒流导致昆虫幼虫密度的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2023-08-05更新 | 1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为持续高产,每次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需控制在B点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蝗虫数量达到C点时才开始
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2020-08-25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