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群落 > 群落的结构 >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0 题号:15535757
我国古代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记载了很多的生态学现象。下列有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诗经·国风》中记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其中的声音作为物理信息通过空气传播
B.《小雅·鹿鸣》中记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反映了典型的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C.《己亥杂诗》中记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落花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以重新供植物吸收利用,说明物质在生物群落内部可以反复利用
D.《归园田居》中记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农作物的竞争关系,需要勤于除草,以便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这天,中国古代有插茱萸的习惯,因为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茱萸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
B.茱萸与蚊虫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C.茱萸、秋蚊和虫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D.茱萸与秋蚊之间靠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
2020-04-24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种群迁入的某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
B.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
C.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
D.甲种群的出生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K值时降为0
2021-05-31更新 | 6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斑点叉尾鱼和鲢鱼是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人们常常将它们混合放养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对两种鱼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绘制了下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d越小说明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B.b越大说明斑点叉尾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D.斑点鱼和叉尾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2023-05-17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