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9 题号:15741917
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趋向于m点
B.当种群数量超过n点时,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爆发
C.当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q点
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目的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n点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考虑迁入与迁出,a~b段时该田鼠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
C.b~c段,田鼠种群数量下降可能与天敌的大量捕食、食物不足有关
D.种群数量围绕K值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022-04-03更新 | 66次组卷
【推荐2】人们为了保护某草原鹿群,从1900年开始大批捕杀鹿的天敌狼、豹、山狮等。下图表示1900~1950年间鹿群和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鹿与其捕食者之间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于正反馈调节机制
B.变化的气温、草的绿色、呦呦鹿鸣均属于物理信息
C.捕食者的存在导致1900年前鹿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1910~1920年,鹿群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2024-06-09更新 | 15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福寿螺引入我国后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水稻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下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福寿螺与水稻为捕食关系,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福寿螺卵块的密度
B.在6月中旬~7月中旬,幼年福寿螺大量被捕食导致卵块数量明显下降
C.在8~9月份福寿螺的出生率较低,导致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降低
D.放养中华鳖能有效抑制福寿螺种群数量的增长
2022-03-31更新 | 14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