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生命历程 > 细胞的增殖 >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5814272
哺乳动物受精卵分裂时,先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后再演变成一个纺锤体。科研人员用药物N处理部分小鼠(2n=40)受精卵,观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B最终可形成两个双核细胞,每个核中有20条染色体
B.双纺锤体可能会导致多核细胞的产生从而终止胚胎发育
C.受精卵分裂时形成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纺锤体,分别由精细胞和卵细胞的中心体形成
D.多精入卵形成的细胞和正常受精卵,都可能出现多极纺锤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细胞分裂促进因子(MPF),是一种使多种底物蛋白磷酸化的蛋白激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数量在G2晚期达到最大值,并一直保持到中期,之后被逐渐降解。
1.组成细胞分裂促进因子(MPF)的基本单位可能是(       
A.氨基酸B.葡萄糖C.脱氧核苷酸D.脂肪酸
2.高浓度细胞分裂促进因子(MPF)作用下,下列分裂过程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核膜解体B.纺锤体形成
C.染色体解聚为染色质D.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
2023-06-26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细胞应处于图3中的BC段,图2对应图4中的a时期
B.图3中AB段变化的原因是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而造成的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
2021-04-19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2这对同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速率相同
B.甲在分裂前期数目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C.乙和丙中的蛋白质合成的时期不同
D.秋水仙素会抑制丙的的形成,导致着丝粒不能一分为二
2018-05-22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