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0 题号:15874964
青海沙蜥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它们的种群数量和洞穴数量成正比,可以通过计数青海沙蜥洞穴的数量来估计其种群密度。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调查若尔盖草原荒漠中两块各105m2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密度的差异,以下四种调查方案中最合理的事(       
A.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105m2的大样方,将整个样地中的青海沙蜥洞穴都清点一遍,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异
B.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1个50m×50m的样方,比较2个样方中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差异以代表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C.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2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2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D.在每块样地中各设置5个25m×25m的样方,分别求出每块样地中5个样方里的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平均数,从而比较两块样地中青海沙蜥洞穴数量的差异
2022·河北唐山·三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原产于北美某地的一种白蛾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其幼虫取食叶片,成虫具有趋光性,白天隐藏、晚上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北美白蛾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曲线增长
B.该白蛾原产地与我国的入侵地的物种组成不存在差别
C.该白蛾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对种群密度无影响
D.调查该白蛾成虫的种群密度可以利用灯光诱捕的方法
2020-06-29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科研人员采用粪堆计数法对某保护区内水鹿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发现该保护区的水鹿在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种群密度逐渐减小,水鹿的活动痕迹点(如脚印、粪便、卧穴和食迹等)距居民点的距离与其密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下 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最有效的措施
B.粪堆计数法是估算水鹿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
C.水鹿活动痕迹点体现了其种群的水平结构
D.人类的生产活动可影响水鹿种群的空间分布
2022-10-21更新 | 2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标记数
初捕50282250
重捕50321810

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 只/hm2
B.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两次捕获期间,若有较多个体的出生或死亡,则统计数据就不准确
2019-05-08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