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3 题号:15883317
为研究放牧强度与高寒草地植被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之间的关系,找到保护和利用的最佳平衡点,某科研小组测定了某典型高寒草地上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植被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1为不放牧对照,2~6为由低到高放牧压力梯度,分别代表2.55、3.24、4.30/4.47/5.35,单位:只羊/hm2
(1)为获得原始数据,研究小组使用样方法来调查高寒草地植被丰富度,为保证随机取样,常采用五点法或等距法来取样。而样方法只能获得植被丰富度而不能获得草地动物的丰富度,其原因是___
(2)结合上图分析,随着放牧强度增大,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总体变化趋势是___。多年观察发现,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严重退化甚至出现土壤沙化,高山沙化土壤上很难再长出植被,这种现象说明了___,当干扰强度超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会走向崩溃。
(3)生态学中的中度干扰学说认为,处在中等程度干扰强度下的生态系统能够拥有最高的物种多样性。据图分析,该项研究结果___(填“能”或“不能”)支持中度干扰学说,其依据是___
(4)加强高寒草地的保护,反对的是___,而是提倡合理开发利用。综合考虑高寒草地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据图分析该高寒草地合理放牧强度范围应为___只羊/hm2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从化石分析来看,距今1000年前,某山林曾生活着A、B、C三个品种的彩蝶,三个品种的彩蝶形状差异很大,分别集中分布于该山林的甲、乙、丙三个区域,如下图所示:距今500年前,在乙、丙两区之间曾出现过一条宽阔的大河,如今大河早已干涸,该山林甲、乙区域依然保留A、B彩蝶,丙区域原C品种形状的彩蝶已经绝迹,出现的是一种新的形状的彩蝶(D彩蝶),且甲、乙两区结合处的A、B彩蝶依然能互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乙、丙两区结合处的B、D彩蝶能杂交,但所产受精卵不能发育成成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彩蝶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从距今1000年前至今,这片山林彩蝶的物种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这片山林彩蝶________(是/否)进化。
(3)B、D彩蝶能杂交,但所产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成虫,推测B、D彩蝶可能有共同的起源,但如今两种群的基因库却有较大的差异。这片山林中除了彩蝶还有很多种生物,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________的结果。
(4)某彩蝶种群中某性状的基因型频率:BB、Bb、bb分别为20%、50%、30%,因为感染了细菌,一年后基因型BB、Bb的个体数量分别增加了35%、8%,bb的个体数量减少了10%,这一年,该种群b的基因频率下降了_______
2023-09-17更新 | 1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I、小熊猫和大熊猫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小熊猫则跟北美浣熊等浣熊科动物拥有共同起源,大熊猫跟亚洲黑熊等熊科动物关系更近。小熊猫喜食箭竹的竹笋、嫩枝和竹叶,各种野果、树叶、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鸟卵和其它小动物、昆虫等,尤其喜食带有甜味的食物,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分布着大熊猫、小熊猫以及其他的不同种熊猫,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_______________(填“大熊猫”或“小熊猫”)的存在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II、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选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强抗药性的家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3)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果蝇和DDT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
(4)从实验来分析,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出现与DDT的作用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5)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家蝇抗药性增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29更新 | 16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种群中有蜂王、工蜂(不育)和雄蜂。蜂王和工蜂均为雌性,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32;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下图为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细胞的名称为____。细胞乙进行减数分裂II时,细胞中含有的核DNA数是____个。
(2)甲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I时,由于____,导致不会发生联会等行为。由此推测,蜜蜂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主要与____(填“蜂王”、“雄蜂”或“蜂王和工蜂”)有关。
(3)结合上述信息可知,雄蜂的“假减数分裂”与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存在较大差异,但却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存在相似之处,试写出其中一处:____
(4)人的ABO血型由3个基因决定,分别为IA、IB、i,但每个人只能有其中的2个基因,IA和IB为共显性(即无显隐性关系),IA和IB都对i为显性。IAIA、IAi为A型,IBIB、IBi为B型,IAIB为AB型,ii为O型。但有一种人被称为“孟买型”,当体内无H基因时即使有IA与IB基因也只表现O型。已知所有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所生孩子血型及比例____,O型血的孩子基因型有____种。
(5)小鼠中黄毛(A)对灰毛(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但AA或BB会使个体死亡,请问黄毛短尾鼠的基因型是____,如果两只黄毛短尾鼠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2024-03-29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