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生物的进化综合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4 题号:16084939
成年雄性孔雀鱼的体表会出现颜色鲜艳的斑点,斑点的数量取决于相互矛盾的两种选择,即拥有斑点数量更多的雄鱼更容易吸引到雌鱼,提高交配成功率,但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为了研究以上两种选择的综合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人工建立3个大池塘,分别记为A、B、C,在每个池塘中放养相同品种和数量的雌、雄孔雀鱼幼鱼。
②6个月后,孔雀鱼种群形成,在A池塘中引入孔雀鱼的主要捕食者——矛丽鱼,B池塘中引入了一种危险性较低的捕食者——溪鳉鱼,保留了没有天敌的C池塘作为对照。
③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分别统计三个池塘中雄性孔雀鱼的斑点数。
根据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这个3个大池塘中的孔雀鱼存在着_____________隔离,而不存在______________隔离,应该看做______________个种群。
(2)实验的预期结果是一段时间后,三个池塘中雄性孔雀鱼的斑点数不同,其中最少的为_____________池塘,最多的为_____________池塘。
(3)实际实验结果如下图,与预期结果不同的是,加入了溪鳉鱼的B池中,雄性孔雀鱼的斑点数反而是最多的。进一步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溪鳉鱼主要捕食孔雀鱼的_____________(填“幼年”或“成年”)个体,从而放大了B池中斑点多的雄鱼在繁殖上的优势。由此可知生活环境中是否存在天敌以及天敌的类型对雄性孔雀鱼的体色影响不同,三个池塘中的孔雀鱼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4)有人认为,该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若要增强结果的可信程度,应当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美国生物学家洛索斯认为,“自然选择法则”即便在短期内也能显现出来。他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蜥蜴实验证明了自己的假说成立。   
生活在巴哈马群岛的沙氏变色蜥的腿有较长和较短的区别,大型卷尾蜥是沙氏变色蜥的天敌。洛索斯认为,在大型卷尾蜥出现初期,腿部较长的沙氏变色蜥因为奔跑速度更快,更容易生存下去,将在“自然选择”中胜出。但是之后,随着大型卷尾蜥逐渐开始并适应树栖生活,短腿的沙氏变色蜥因为更适宜在树枝中间灵活穿行,反过来取代长腿沙氏变色蜥,成为环境的新宠。
实验过程:选择巴哈马群岛中12座沙氏变色蜥生活的小岛作为研究地点,将小岛分为两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岛分别进行实验处理,并记录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证明了洛索斯的假说成立。
(1)请将两组的实验的过程补充完整。 实验组:6座小岛________;对照组:另6座小岛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3)大型卷尾蜥和沙氏变色蜥为捕食关系,这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________的主要内容之一。
(4)请推测,如果该实验一直进行下去,这两组沙氏变色蜥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2021-08-19更新 | 14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___________的改变。物种形成需要三个基本环节: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______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__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从分子水平看,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022-07-04更新 | 8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当此种蛾中的一部分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追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此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的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的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变小.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5)V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
2020-12-26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