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6089750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影响生物性状
C.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在摩洛哥有种被称为“奶树”的古老树种,分泌的“乳液”有利于由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成长,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A.“奶树”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培育而成的
B.成年树与由其根细胞发育成的幼树基因型不同
C.成年树分泌“乳液”是表现型
D.分泌“乳液”的植株是雌性植株
2016-12-12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杨万里诗中对牵牛花的描述为: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篸。该花的颜色主要由液泡中的花青素决定,受pH的影响可以呈现红色和蓝色,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       
A.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C.基因①②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2022-07-17更新 | 1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已知斑马鱼体内的S1和S2分别为雌、雄性分化指示基因,斑马鱼幼鱼在28℃的环境中发育成雌性或雄性的概率为50%。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温度对斑马鱼幼鱼性别的影响以及5-AZA(DN甲基化抑制剂)对S1表达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斑马鱼幼鱼在23℃的环境中发育成雌性的概率大于50%
B.与28℃环境相比,33℃环境下S1的甲基化程度提高
C.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斑马鱼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发生变化
D.指示基因表达过程中,DNA聚合酶会结合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
7日内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