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16152597
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K值)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有如图的Ⅰ、Ⅱ、Ⅲ三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被破坏时环境容纳量下降,体现了环境的制约作用
B.a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点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C.曲线Ⅱ和曲线Ⅲ的变化可能是该种群栖息地受破坏导致的
D.当曲线Ⅲ趋近于0时,对该动物种群应采取就地保护措施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地的红树林植被区、滩涂区是冬季野鸭的迁徙区,研究人员调查这些地区不同季节底栖动物的能量值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已知红树林植被区与滩涂区底栖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异性较小。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影响迁徙区野鸭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天敌
B.野鸭捕食使红树林植被区冬季底栖动物生物量明显减少
C.滩涂区底栖动物的能量变化小,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保护滩涂区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提高该地野鸭的环境容纳量
2022-07-20更新 | 153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甲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图乙是对紫仓鼠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全部迁走,则植物的多样性不发生变化
B.图甲中,猫头鹰和兔虽为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属于共同进化
C.图乙中,t1时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若在图乙t1时,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数量是75只/hm2,则该生态系统中紫仓鼠的环境容纳量是75只/hm2
2020-06-15更新 | 252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研小组对山毛榉(甲)和槭树(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跟踪调查,并研究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种群在O~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甲种群在O~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2023-06-07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