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85 引用次数:49 题号:16156460
有些鱼类因生理需求、遗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影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返移动,这种现象称为鱼类洄游。鱼类洄游可以划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三大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的数量
B.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等信息的作用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鱼体内呼吸酶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促进渔业生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如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c时,标记物脱落会使标记重捕法调查的结果偏小
B.b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虫,是从改变a的角度降低种群密度
D.影响某种候鸟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023-05-21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B.这种随机选定区域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
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不准确
2016-12-12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
C.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
2021-03-24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