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复制 >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6269236
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此后科学家不断对其发展和完善,发展后的中心法则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所需要的原料为四种___________。用15N标记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将其放入14N的环境中复制3次,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子代中占___________
(2)生理过程③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DNA上的基因可以通过②转录和⑤___________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与细胞内的淀粉分支酶有关,这说明基因对该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_____
(4)图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正常情况下,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___________(填序号)。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图2中的甘、天、色、丙表示甘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和丙氨酸;图3为中心法则图解,a~e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是_______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
(2)图2中,含有核糖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向__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
(3)在图3的各生理过程中,T2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人的唾液腺细胞可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图3中过程a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e中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1-15更新 | 11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病毒通过与人肺泡上皮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蛋白(其合成如甲图)结合进入细胞,然后进行其基因组的复制和相关结构蛋白的合成(如乙图),最后装配形成新的病毒颗粒。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1和2表示蛋白的合成过程,则过程1提供的模板是_________;过程2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过程3信息流向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过程4需要_________酶参与;过程5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为保证遗传信息流动的准确性,以上过程均遵循_________原则。
(3)病毒在该宿主细胞内繁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图解: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2024-01-15更新 | 159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果蝇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图甲、乙分别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A、a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红眼(B)与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仅位于X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

(1)据图判断,果蝇的体细胞中最多有 _____个染色体组。
(2)基因A、a与B、b在_____时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3)图甲、乙雌雄果蝇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_____
(4)现有若干红眼白眼雌雄果蝇的纯合体,如何证明基因B、b仅位于X染色体上,而不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_________
(5)已知果蝇的基因组大小为1.8×108bp(bp表示碱基对),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速率一般为50-100bp/s。下图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的泡状结构叫作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请你推测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的原因_____
2021-05-13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