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1785 题号:16281557
科研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噬菌体成分35S标记未标记14C标记
大肠杆菌成分32P标记18O标记未标记
A.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是18O
B.第三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
C.第一组实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00%、0
D.第三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   
A.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核苷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
B.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C.用15N标记精原细胞的DNA双链,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仅靠同位素的分布情况可以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2019-05-12更新 | 8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若甲组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的大肠杆菌由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获得
B.甲组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含3H、35S
C.乙组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含14C、32P
D.由甲乙两组实验可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020-05-28更新 | 21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位在基因组编辑技术(如CRISPR/Cas)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这项技术的问世源自于人们在本世纪初对细菌抵御噬菌体的机理研究:不少的细菌第一次被特定的噬菌体感染后,由细菌Cas2基因表达的Cas2核酸内切酶(蛋白质)便会随机低效切断入侵的噬菌体DNA双链,并将切下的DNA片段插入CRISPR位点,形成“免疫记忆”。当细菌再次遭遇同种噬菌体时,由CRISPR位点转录产生的crRNA便会将另一种核酸内切酶(如Cas9)准确带到入侵者DNA处,并将之切断,即“免疫杀灭”。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体内发生图中的①过程,需要细菌提供场所、模板、原料、能量等
B.图中②过程的机理类似于mRNA与DNA模板链的结合
C.核酸内切酶Cas2和Cas9均作用于DNA双链,但只有前者有序列特异性
D.细菌利用CRISPR/Cas分子装置剿灭入侵噬菌体的过程相当于高等动物的特异性免疫
2021-07-29更新 | 18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