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质 >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2 题号:16343082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蛋白A位于_____(细胞器)膜上,蛋白S与蛋白A结合,使Ca2+_____方式进入该细胞器腔内,随后Ca2+进入线粒体,Ca2+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的_____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
(2)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据此推测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_____(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原因是_____
(3)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0F1ATP合成酶流至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流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_____,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_____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利于御寒。
(5)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体内,图示过程会加强,进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
D.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甘油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以外的组织细胞(靶细胞)中,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是___。胆固醇是合成其他固醇类物质的原料,也是构成动物___的成分之一。
(2)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与其结构中的___和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并以___方式运输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
(3)含有LDL的胞内体,通过水解酶的作用,增加胞内游离胆固醇的含量。胞内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___(填名称)上合成的。胞内体并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含有受体的小囊泡,通过途径②回到细胞膜被重新利用,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___的特点。
2022-10-12更新 | 65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种微藻能够在盐度跨度较大的环境中生存,这与其体内的脂质代谢密切相关。下图1表示该微藻脂质代谢的相关过程,甲、乙、丙代表细胞器,①、②代表膜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甲、乙通过一定方式增大内部膜面积,意义是______。它们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依据是______
(2)丙代表______。与结构①相比,结构②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图中能将脂酰辅酶A分解为乙酰辅酶A的场所有______
(4)细胞中有许多“生产线”,图示表明细胞各结构不仅能完成相对独立的功能,还在功能上______,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5)该种微藻可以通过胞内脂肪的合成或分解来适应不同的盐环境。下图2是不同盐浓度下该微藻细胞的数量变化。

图2

①推测在盐胁迫条件下,脂肪______,从而提高______,以适应盐胁迫的环境。
②实验结果表明NaCl浓度为______时,该微藻生长、增殖较快,某同学认为该条件并不一定是利用该微藻生产脂肪的最佳条件,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是______
昨日更新 | 96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裸藻,又名眼虫,是一种真核单细胞生物,该生物生活在富含有机物质的水体中,既可以趋光运动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结构如图1所示。

1.鞭毛化学组成与纺锤丝相似,本质为____________。(单选)
A.多糖B.蛋白质C.核酸D.磷脂
2.裸藻在依靠鞭毛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请结合题目信息与所学知识,推断裸藻细胞内含有的细胞器包括_____________。(多选)
A.核糖体B.叶绿体C.中心体D.线粒体E.高尔基体
3.眼点区域是裸藻“感光”的关键结构,下列也具相似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单选)
A.线粒体内膜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膜D.细胞质膜
4.眼点区域感光后,裙藻会做出趋光运动(从黑暗处移向光亮处)。此时,固定CO2的效率会____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裸藻多糖是裸藻的特有产物,具有抗氧化、强效抑菌等作用。某研究人员试图找到最佳的裸藻培养时间及多糖提取条件。图2为不同天数培养下测得的各组裸藻光合色素含量结果。图3为室温条件下不同提取条件(pH)及不同提取时间两种裸藻多糖得率结果。下表为两种提取条件(pH)对绿裸藻中裸藻多糖还原能力的影响。

两种方法提取的绿裸藻中裸藻多糖在不同浓度下的还原性
浓度方法0.2 mol/L0.4 mol/L0.6 mol/L0.8 mol/L1.0 mol/L
传统法(pH=7)3032454444
碱提法(pH=8)5055525150
抗坏血酸8084909292
注:1)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2)表格中数值越大代表还原性越强
5.光合色素含量可以反映裸藻的生长情况,下列关于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图2中的结果可以通过提取色素、稀释色素、测定吸光度、数据处理的步骤得到
B.整个实验过程中,每个样品都需要多次测量吸光度
C.各组的色素对应关系一定为:A组(叶绿素a)、B组(叶黄素)、C组(叶绿素b)
D.由图2推测,人工培养条件下裸藻的光合色素含量随培养时间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
6.图3的结果中,适用于工业化提取的最佳组别是______________(单选);
A.绿裸藻pH=7B.绿裸藻pH=8
C.纤细裸藻pH=7D.纤细裸藻pH-8
7.为了优化工业流程中的提取条件,在图3结果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目标裸藻在不同_________________下的多糖得率(多选)。
A.pH条件B.光照条件
C.温度条件D.时间条件
8.表中设置抗坏血酸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9.结合表与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多选)
A.相较于传统法,碱提法提取的裸藻多糖,其浓度对其还原性影响不大
B.相较于传统法,碱提法提取的裸藻多糖还原性更强,可能与碱环境下裸藻多糖结构的稳定性有关
C.如果使用碱提法进行工业化生产,提取得到的裸藻多糖溶液浓度应设置为0.6mol/L
D.据表推断可用抗坏血酸代替裸藻多糖起强效抑菌的功能
10.结合材料以及图3和表中的结果,推测应该选择传统法还是碱提法工业化提取裸藻多糖(材料为绿裸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22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