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8 题号:16545249
甘蓝型油菜(2n=38)开两性花,可自花传粉。研究人员在提高甘蓝型油菜的出油率的过程中,发现有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欲选育并用于杂交育种。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型油菜的雄性不育与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______(填“父本”或“母本”),其应用优势是不必进行______操作。将雄性不育植株与可育植株杂交,F1代均可育,F1自交得F2,统计雄性不育与可育性状比始终为1:3,那么F2自交,后代雄性不育与可育性状比为______
(2)在开花前即可区分雄性不育植株和可育植株,育种工作者培育出一个三体新品种,其体细胞中增加一条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相应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如图(已知基因M控制可育,m控制雄性不育;基因R为黑色,r为黄色)。

①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不能参与联会,因而该三体新品种的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___个正常的四分体;在_______(时期)联会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故理论上,含有20条染色体的雄配子占全部雄配子的比例为________,经研究发现这样的雄配子不能与雌配子结合。
②此品种植株自交,所结的黄色种子占70%且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雄性不育,其余黑色种子,发育成植株可育。结果说明三体植株产生的含有20条染色体和含有19条染色体的可育雌配子的比例是________,这可能与带有易位片段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丢失有关。
③若欲利用此品种植株自交后代作为杂交育种的材料,可选择________色的种子;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回答与某二倍体植物甲有关的遗传问题:
Ⅰ.植物甲的花像豌豆一样,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其花色有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和深红色等五种。
(1)假如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b1控制白色,b2(浅红色)、b3(粉红色)、b4(红色)、b5(深红色)均为b1基因的等位基因,它们彼此间具有完全显隐关系但不循环。b1b2b3b4b5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性。为了进一步探究b1、b2……b5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某研究小组用5个纯种品系进行了以下杂交试验:

则b1、b2、b3、b4、b5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若bl、b2对b3显性,bl对b2显性,可表示为bl>b2>b3,依次类推)。写出图中F1深红色花与F1浅红色花杂交得到F2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花色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如果每个显性基因对颜色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效应,则一株开深红色花的植物甲与开白色花的植物甲进行杂交,其F2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
Ⅱ.
(3)植物甲叶片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有深绿(DD)、浅绿(Dd)、白色(dd),白色植株幼苗期就死亡。现有深绿和浅绿植物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植株相互授粉(即随机交配)得到F2,则F2成熟个体中叶片颜色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能不能用深绿与浅绿杂交来验证该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_____。如果对浅绿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深绿(DD)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43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雄性不育一般是指雄配子丧失生理机能的现象。玉米为二倍体雄同株植物,雄性不育基因(ms)对雄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系植株(甲)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子代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则甲为保持系。回答下列问题:
(1)让雄性不育植株与纯合的雄性可育植株杂交,所得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让自交,若所得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则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该不属于保持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种易位双杂合品系(乙),其染色体和相关基因如图1所示:

注:6、9分别表示6号和9号染色体,表示9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6号染色体上,表示6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9号染色体上。
①乙在产生配子时,染色体行为正常且产生的游配子活力均正常。按图1的形式画出乙产生的含异常染色体的配子,要求标出染色体的编号和相关基因________________
②将乙作为母本与染色体正常的杂合雄性可育植株杂交,从子代中挑选得到染色体和基因组合类型如图2所示的植株丙。丙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若丙能作为保持系,则其配子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这一条件。
2021-12-10更新 | 17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研究者在一个果蝇纯系(全为纯合子)中发现了几只紫眼果蝇β(雌蝇、雄蝇都有),而它的兄弟姐妹都是红眼。
(1)让β与____________眼果蝇杂交,发现____________,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并且由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眼色出现3:1的分离比,由此判断紫眼为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____________性突变。
(2)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编号为Ⅱ、Ⅲ、Ⅳ。红眼果蝇γ的4种突变性状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并且突变基因纯合的胚胎不活,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突变基因位点之间不发生交换。


①果蝇γ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成体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表明果蝇γ以____________形式连续遗传。
②进行杂交“♀β×♂γ”,子代果蝇中紫眼个体和红眼个体的比例为1:1,表明γ携带红眼基因,同时携带紫眼基因或携带____________基因。同时发现,子代果蝇中所有正常刚毛、钝圆平衡棒的个体都是紫眼,所有短刚毛、正常平衡棒的个体都是红眼,并且正常翅脉、卷曲翅、紫眼:正常翅脉、卷曲翅、红眼:多翅脉、正常翅型、紫眼:多翅脉、正常翅型、红眼为____________,所以判断紫眼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
(3)研究者推测紫眼基因是红眼基因的突变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红眼基因转给β,发现其眼色由紫色恢复为红色,通过与____________两种果蝇的眼色对比,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推测。
(4)分别提取β和红眼果蝇的总RNA,通过PCR技术,依次完成逆转录和____________过程后,比较获得的cDNA长度,发现β的cDNA比红眼果蝇的多了45对脱氧核苷酸,推测紫眼基因的单个表达产物会比红眼基因的多____________个氨基酸。
2018-07-02更新 | 3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