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6607377
黄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的植物,果实有刺对果实无刺为显性。现有一批杂合有刺黄瓜,进行如下处理:①单独种植管理(植株间不能相互传粉),得到的每代种子再分别单独种植﹔②常规种植管理,得到的每代种子均常规种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方案,F2果实有刺植株中杂合子占2/5
B.①方案,随种植代数的增加果实有刺的植株比例逐渐增多
C.②方案,F3果实无刺植株占1/4
D.不管种植多少代,①②方案中每代A、a的配子概率始终不变
21-22高一下·湖北·周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杂志上发表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一文,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可以分为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朝着程序上由繁到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了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其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如下图)。其中细胞核中的不育基因用r表示,可育基因用R表示,且R对r显性;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用S表示,可育基因用N表示。上述四种基因的关系中,R能够抑制S的表达即:基因型为S(RR)的水稻表现为雄性可育;当细胞质基因为N时,无论细胞核中含有可育基因还是不育基因,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与细胞核可组成6种基因型的细胞
B.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只能为S(rr)
C.基因S、N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D.S(rr)与某品种水稻杂交后代全为雄性不育,该品种基因型为N(rr)或S(rr)
2023-07-04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种霉菌菌丝的红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将红菌丝霉菌与白菌丝霉菌杂交,得到二倍体杂合子(图中的1)。在子囊中合子依次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生成8个单倍体子囊孢子。将子囊孢子依次分离培养,结果是四个长红菌丝,四个长白菌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菌丝红色对白色为显性
B.图中4中的子囊孢子基因型存在AA和aa
C.该实验验证了基因分离定律
D.图中2~3代表有丝分裂的过程
2023-04-30更新 | 225次组卷
【推荐3】玉米植株(雌雄同株)的节间正常对节间短节为完全显性。若要判断一株节间正常的玉米植株是否为纯合子,则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让该节间正常的玉米植株自交B.让其与节间短节的玉米植株杂交
C.让其与杂合的节间正常的玉米植株杂交D.让其与纯合的节间正常的玉米植株杂交
2024-04-17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