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9 题号:16624651
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株,其籽粒的糯性和非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高秆和矮秆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小组欲探究糯性与非糯性的显隐性关系以及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现将纯合高秆糯性植株与纯合矮秆非糯性植株间行种植,并收获种子(F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让高秆糯性植株与矮秆非糯性植株杂交育种,则对母本授粉前无须套袋
B.若非糯性植株上的种子中有糯性的和非糯性的,糯性植株上的种子均为糯性的,则糯性为显性性状
C.将一种子单独种植后,若获得的子代均表现为糯性,则糯性对非糯性为显性
D.让F1自交,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判断非糯性是显性性状
B.F2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稻的现象是性状分离
C.F1非糯性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
D.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F2中,糯性水稻的比例是5/8
2023-04-23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某二倍体植株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具有3对等位基因,每对等位基因有1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只考虑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和自然选择,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理论上,在该植物自交后组成的种群中,显性基因频率是50%
B.该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3种
C.该植株与隐性性状植株测交,子代有2种基因型且各占1/2
D.该植株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全为隐性基因的配子占1/2
2022-05-29更新 | 3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水稻细胞中的M基因编码的一种毒性蛋白,对雌配子没有影响,但会导致同株水稻一定比例的不含该基因的花粉死亡,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后代分离比,使M基因有更多的机会遗传下去。现让基因型为Mm的水稻自交,F1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MM:Mm:mm=3:4:1,F1随机授粉获得F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2中,显性纯合子MM占15/32
B.F1产生的雌配子占3/4
C.由F1的结果推测,亲本水稻产生的含m基因的花粉存活的概率为1/3
D.该水稻种群中,M基因频率会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2023-07-25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