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16632874
Ⅰ、据图回答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图1所示装置来探究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实验需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即实验的因变量。
(2)图2中植物正常生长,从ATP数值关系分析,②过程形成的ATP数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④过程形成的ATP数量之和。
(3)菜农们常采用夜间降低大棚温度的方法提高蔬菜产量。但是有一些菜农急功近利,将夜间温度降到10℃之下,其结果是大棚的蔬菜产量反而下降很多,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Ⅱ、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二氧化碳的固定方式除卡尔文循环(C3途径)外还存在C4途径,故又称为C4植物。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这两类细胞密切配合,保证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4)推测玉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填“叶肉细胞叶绿体”或“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
(5)许多植物在夏季正午时会因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而出现光合速率降低的“午休现象”,玉米植株虽然也会出现气孔关闭的现象,但其光合速率却会在正午时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已知C4途径中的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很高,据此推测玉米植株不会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主要分布在植物叶片表皮。脱落酸(ABA)可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途径导致气孔的关闭。有人推测,ABA受体有胞内受体和细胞膜上受体两种,为探究ABA受体位置,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步骤一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

向培养液中添加同位素标记的ABA

向保卫细胞内直接注射足以引起气孔关闭的一定浓度ABA

步骤三

检测______________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据实验一、二推测ABA受体只位于细胞膜上,但有人认为直接注入细胞的ABA可能被降解,导致气孔不关闭。因此设计了两种防降解的“笼化ABA”,光解性“笼化ABA”能在紫外光作用下释放有活性的ABA,非光解性“笼化ABA”则不能。请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三

Ⅰ组

Ⅱ组

步骤一

培养叶片下表皮组织

步骤二

将光解性“笼化ABA”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将非光解性“笼化ABA”显微注射入保卫细胞内

步骤三

用紫外线照射保卫细胞30s

步骤四

检测气孔开放程度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二、三结果表明,ABA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植物在越冬时,细胞内的生理代谢会发生改变以提高抗寒能力。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9~12月,植物细胞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代谢活动强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含水量随气温下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10~12月,植物的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逐渐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21更新 | 34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已知香蕉是肉质果实,在香蕉成熟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呼吸速率可增加若干倍,呼吸高峰的出现标志果实达到成熟可食的程度。某同学测量了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呼吸强度及乙烯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香蕉果实中的淀粉在成熟过程中可转变为可溶性糖,一部分积累在果肉细胞的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使果实变甜;一部分参与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反应生成CO2
(2)香蕉成熟过程中,人们认为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图中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要延迟香蕉果实的成熟,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乙烯的生成;另一方面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以达到目的。
(4)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肉质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均会出现呼吸高峰的结论?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04更新 | 21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酵母菌置于葡萄糖溶液中制成酵母菌悬液并分别转入两个锥形瓶中,其中一个锥形瓶接入溶解氧传感器,另一个接入二氧化碳传感器。容器密闭后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如图甲所示。测得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与锥形瓶中CO2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后,容器保持密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2时段,培养液中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下降的速率逐渐减慢,说明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2时刻后,溶解氧的相对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与t1时刻相比,t3时刻酵母菌消耗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_________(填“多”“少”或“相当”)。
(3)抽取t2时刻后的培养液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期,若往培养液中通入18O2,则酵母菌细胞的呼吸产物中,含l8O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020-03-02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