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3 题号:16656988
沙漠蝗虫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之一,严重威胁农牧业生产,干旱裸露的河滩是其最佳的产卵场所。下图为我国科研人员在华北地区研究“牧鸭治蝗”时构建的鸭—蝗虫模型,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为蝗灾的治理提供依据。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水持续偏少年份更容易导致沙漠蝗虫爆发,我国人民通过及时灌溉,控制河床水位等措施从根本上降低蝗虫种群________________,有效控制蝗灾爆发。古籍载有:“捕得蝗,刺孔点以痘浆,放令飞去,痘毒传染,其种自灭。”痘毒与蝗虫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关系,最好在图中蝗虫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时接种病毒进行防治。
(3)按箭头方向分析,鸭—蝗虫模型中,鸭数量由P2→P3的过程中蝗虫种群种内竞争逐渐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效控制蝗灾,应设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与化学防治相比,牧鸭治蝗等生物防治的优势有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草原上植被原来由针茅、早熟禾等构成,后来由于放牧、烧荒等原因逐渐变成了由野燕麦、毛雀麦等构成,并且动物和土壤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从演替的类型来看,因放牧、烧荒引起的演替属于_________演替。
(2)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不适宜选用样方法,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_____且身体微小。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_来推测该草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3)有一个M只田鼠组成的小种群迁入该草原,由于环境适宜,该田鼠种群的数量每月以λ倍数增长,理论上t月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实际上,田鼠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________降低,__________增高,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增长变缓。
2016-11-26更新 | 286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稻—鱼—蛙农田生态系统中,除普通农田生态系统拥有的水稻、杂草、害虫、田螺等生物外,还有鱼和蛙,它们能起到松土、除草和除虫的作用,其粪便和残饵又成为绿色肥料。请回答: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根据如下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只/m2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卷叶螟是稻田中主要害虫之一,用性外激素诱捕卷叶螟可直接改变卷叶螟的_____________,从而最终达到降低种群密度的目的,该方法是应用_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来防治害虫。
(3)与普通农田生态系统相比,稻—鱼—蛙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2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回答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问题:
(1)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以植物A为食的昆虫、以植物A和昆虫为食的鸟B、以鸟B为食的C等,且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用样方法调查植物A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应考虑到_________。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总是围绕着各自种群的平衡密度上下波动,对种群数量波动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是__________。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该草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某人从外地向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一种植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等),预测这种植物对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2)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该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
(3)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该农田生态系统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鸭稻共育后,稻田中的能量可以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原因是_________。(答出两点)
2020-04-22更新 | 2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