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1 题号:16959503
科研人员在野生植物A的细胞中发现某种抗旱基因,并将这种抗旱基因导入了农作物B的细胞中,从而得到甲和乙两种抗旱植株,抗旱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通过进一步检测可知,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导入的抗旱基因数量成正比,且每个抗旱基因对抗旱能力的影响是相同的。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植物A的抗旱基因导入农作物B体内后能够表达,是因为___________
(2)甲、乙抗旱植株的抗旱能力是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植株。
(3)若植株中抗旱基因越多,抗旱能力越强,则让甲植株自交,其子代会出现___________种表型,其中抗旱能力最强的植株和不具有抗旱能力的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农作物B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乙植株是高茎杂合体,若要判断控制乙植株株高的基因与导入的抗旱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否通过与矮茎不抗旱植株测交的方法来判断?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III-1的基因型为_____,II-2的基因型为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
2023-07-12更新 | 68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R、r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红眼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
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白眼
3/151/153/151/15
5/152/1500

(1)控制果蝇体色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上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假设成立,则F1成活的果蝇共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
(2)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N表示),其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NXN和XNY的个体不能存活。果蝇的缺刻翅属于染色体___________变异。图示杂交组合所得子代中,红眼:白眼=___________

2019-02-27更新 | 168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小鼠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互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l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______
(2)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______种性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3)将小鼠生发层细胞染色体上的DNA用3H标记后(即第一代细胞)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代细胞进行分裂的后期,每个细胞中含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条。
(4)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总是2/5,请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l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2016-11-26更新 | 9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