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7040803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研究发现,某种植物对草甘膦具有抗性,将该种植物的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该地域未使用草甘膦的野生油菜中约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育转基因油菜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转入抗草甘膦基因,改变了油菜的进化方向
C.野生油菜中含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大量使用草甘膦,降低了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富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出现了基因重组
B.新物种的产生都要经过地理隔离,直至出现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DNA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D.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和短翅昆虫个体多,而中翅较少,说明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2022-04-18更新 | 1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相关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环境保持不变,种群基因频率也一定保持稳定不变
B.经常使用抗菌素,会引起病菌向抗药性方向不断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具有优良性状个体比例上升
D.在生态系统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2020-09-01更新 | 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喜马拉雅旱獭是广泛分布在我国甘肃、青海、西藏以及与中国接壤的尼泊尔、印度等地的一种大型地栖类啮齿动物。喜马拉雅旱獭个体多呈棕黄褐色,间杂黑色。2021年,在西藏自治区的一处高寒荒漠草原中发现了黑化喜马拉雅旱獭,黑化个体通体黑色,仅嘴唇白色,其余形态特征均与普通喜马拉雅旱獭相似。国内学者曾分别于1973年和2015年在甘肃省与青海省分别发现多只黑化喜马拉雅旱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地区的喜马拉雅旱獭属于不同的种群,各种群间有生殖隔离
B.喜马拉雅旱獭黑化个体的出现一定会使其所在种群的毛色相关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虽然食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但自然选择对旱獭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相同
D.若早獭黑化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根据黑化旱獭的子代毛色不一定能判断突变的显隐性
2022-11-25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